赛事: | New Balance Real Run |
赛日: | 2011年10月16日 |
赛程: | 21km (4th) |
时间: | 02:19:48 小时 (新纪录) |
地点: | 樟宜展览中心——樟宜海滩 |
赛前纪实
这是我第三次参加这项赛事。它的特点是赛道多样化,有郊道、公路和沙滩。今年还从原有的15公里延长到21公里,2公里的郊道、17.5公里的公路和1.5公里的沙滩。沙滩从往年的500米左右,足足增加了近两倍的距离。这正好让我有机会印证一下,自己的跑姿是否达到,只把脚板(后跟)提起,而不使力用脚板向前推,不在沙滩留坑洞。
赛前的准备不理想。不知是之前赛事跑得太快的关系,在赛事前,左大腿肌肉拉的很紧,没办法练习速度跑,只能做慢跑。周日的跑量降低很多,周末的跑量因为速度相对慢还能维持。赛前的一个周末在植物园跑了3圈完成30公里的LSD。所以,对这场赛事不敢抱太大的期望。由于,没有要求,赛前就没有定下任何赛日的策略。也就没有事先研究和分析赛道和供水站的分布。
事前也通知一起参赛的跑友,我将不会跑快。赛事前几天,不只减少跑量,也不断的在滚筒上,滚动大腿,希望能够让这部分的肌肉放松。
赛程纪实
由于必须在当局封闭作为赛道的樟宜海岸路之前抵达赛场,赛事当天4时半便起床,赶在 5时45分左右到赛场。抵达赛场时,因为时间还早,没有之前Sundown马拉松堵车的现象。
抵达集合点时,司仪已在呼吁21公里参赛者进入起跑点。匆忙做完自己跑前必做的暖身运动,就进入起跑点,两位跑友也同时
出现。在起跑点等候开跑时,朝阳的一片彩霞慢慢的由东方向眼前延伸。
赛事6时半准时开跑,赛程是往樟宜展览中心后的郊道跑,出了郊道,到樟宜海岸路,左转延着机场旁的公路向东海岸快速公路方向跑,在9公里后转回头到樟宜海岸公园,之后延海滩跑回樟宜展览中心的终点。
开跑不一会儿,就进入展览中心后的郊道。这一段路平时不开放。进入时,天空还没放白,在光线不足下,都不跑得太快。这正好作为暖身,让腿部的肌肉进入状态。
跑了近1公里,双腿的感觉出奇的好,没有前几天练跑时沉重的感觉。这时天空已经放白。心里不由得决定顺其自然,放开步伐
跑,只要不透支后半段的精力。这段郊道的情况比去年好,没有那么多凹凸不平。不知道主办单位是否之前特地用沙铺平赛道。没一会儿,就有沙子进入我的鞋子。考虑到,后面还有一段沙滩赛道,决定只要这些沙子没有干扰自己的跑姿,就不停下来处理(左边上下图的光线差别很大,都是在两公里的郊道上拍得,前后时间差大约12分钟,)
出了郊道,很快就上了漫长、而又有沉闷的樟宜公园连道。前面4公里,配速都控制在6:45左右,由于脚都没有给我任何困扰,不自觉地越跑越快,好几公里的配速都在6:15左右。比一个月前武装部队半程马拉松的配速快了近23秒。不过一般的配速都在6:30左右。一路上自己采取了每3至4个供水站才喝水和给自己带的水壶添水的策略。间中的供水站,大约每2.5公里左右,只从自己的水壶喝水。(都限制在两口水。这一年来不断实践后,发现这样的补给量最适合自己。)
一路上,两位跑友都紧跟在后。过了9公里处,就是折返点。这时是跑在樟宜海岸路上,不时有飞机在我们左边平行起飞。在转回头后,感觉自己很难再保持之前的速度,很多时候反而是两位跑友在前领跑。自己下意识的紧跟在后,避免彼此的距离拉远了。过了15公里处,也即是进入樟宜海岸公园处,自己的速度显著下降,配速由原本的6:30,下降至6:39,甚至7:09。跑了近1公里,在进入沙滩时,已看不到跑在前头的两位跑友。
在沙滩上,自己开始有意识的注意自己的跑姿,着重提起脚后跟,避免脚板使力向下踩和往前推,因为一用力,踩在沙滩上的脚板会下陷,让自己跑起来更辛苦。这很快的让自己追上前面的两位跑
友,还乘机拍照留念。
比去年幸运的是,今年遇上退潮,而不像去年那样遇到涨潮。可以跑在靠近海水部分的沙滩,因为这部分的沙比较结实(带水的关系),不像比较内陆的沙滩上的干沙那么松散。然而这一段路还是不好跑,一个没想到的难题,是沙滩有个不小的坡度,脚板着地时,向外倾的很厉害,给脚踝不小的负担。这时自己的配速已放慢到7:35。
一出沙滩,剩下最后3公里,自己就加快速度,企图追回在沙滩上失去的时间。配速一度达到6:15。然而这样的提速是太早了一点,不到两公里的距离,自己就泄气。没有办法维持这样的配速到底。只好叫和自己并肩跑的跑友不要等,他自己应该继续往前冲。自己尽可能跟在后面。最终自己冲线时,是2:19:28小时,比6个星期前的个人最佳成绩2:20:46小时,又进步了1分18秒。
赛后回顾
原本不抱太大期望的赛事,意外地让自己在一年内第二度创造个人21公里半程马拉松的最佳成绩。夫复何求!
上一次因为脚伤而不能在2:30小时内完成半程马拉松的跑友,这一次终于完成他的宿愿,甚至跑在我前头。其他跑友也都跑出比上一次半程马拉松好的成绩,这里恭喜大家了!